2006年11月26日星期日

用unison来同步你的远程文件夹

不知不觉从邮件客户端切换到使用web的gmail已经很久了,以前使用客户端时的习惯早以丢弃了,同时还养成了把gmail当作工作台的习惯 :) 。不过时间流逝,以前只能在公司上网(速度快)收发邮件,现在家里的宽带也不错,同时工作越来越忙,很多时候都要在家里处理一些事情,那么,如果我在公司用mutt把邮件都收下来了,在家里怎么才能看到呢?有没有一种软件能够让我同步公司和家里两台电脑上的maildir目录呢?

答案当然是肯定的,不过不是rsync,rsync只能用来单向传输数据,可如果我在家里收、发了邮件,我希望回到公司之后也能够继续处理,所以我需要双向传输。顺藤摸瓜,就又找到了 unison这个好东西,它可以实现双向传输,并且为了节省带宽,只传输变动了的文件,甚至还能够在不同文件系统之间同步。

安装:

apt-get install unison

我安装的版本为2.13.16,不过据unison的官方网站介绍,它已经不再作新的开发了,只是继续维护和小的改进,原来的创始人 Benjamin C. Pierce现在在带头搞Harmony,另外一个更广泛意义上的同步工具,不过查了下harmory的资料太少了,并且ubuntu的源中也没有,所以还是先用着unison吧。

直接运行一下unison,就会创建空的配置文件$HOME/.unison/default.prf了,unison的配置文件很有意思,默认的叫default.prf,还可以任意创建多个单独的配置文件(在unison文档中,这些被叫做preference file),在调用的时候,可以指定不同的配置文件,这一点还是非常方便的。

现在,我来创建一个配置文件mail2home.prf,用来同步家里和公司电脑上的$HOME/mail目录,就是mutt的邮件存储目录,内容如下:

# Unison preferences file
# Sync between these too folders
# .prf file cannot recoginize ~, and NOTICE // in ssh address
root = /home/fwolf/
root = ssh://address_of_company_pc//home/fwolf/

# Only process these sub-directories
path = mail
path = .muttrc
path = .unison/default.prf
path = .unison/mail2home.prf

# Include another perference file(.prf)
#Include foo

# ignore all .mp3 files anywhere
ignore = Name *.mp3

# ignore all files with .unison somewhere in their full path
#ignore = Path .unison

# Fastcheck can be open if both side are linux
#fastcheck = yes

log = true
logfile = /home/fwolf/log/unison.log

# imports settings from default.prf
include default

这样,我就可以用一行命令来同步邮件了,注意同步的两台电脑上都要安装unison:

#测试一下。。。
unison mail2home -testserver
#正常运行,有文件需要传输时会提示
unison mail2home
#批模式运行,没有需要merge的情况就不提示啦
unison mail2home -batch

unison通过在$HOME/.unison下创建控制文件来记忆两端的文件状态,并且控制文件在同步的两端也是同步的,所以如果这个文件变得庞大无比,在一次全部同步并保证两端都暂时不会改变的情况下,应该可以删除这个控制文件并且重新开始同步。注意我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,也没有测试过是否可行。

同步位置中有ssh地址时,会提示用户输入ssh的密码,如果ssh能够配置为使用key登录,应该就更方便了,也可以放到cron中定时执行了。

unison同步的速度还是很快的,不过要注意使用-batch同步的时候,一般是以文件最后修改时间来判断覆盖关系的,所以一是要让两端电脑的时间都别太错得离谱,二是记得要使用其他手段备份重要数据!

参考一 参考二参考三

hmm…下一步打算注册个大米到gfans论坛玩玩,如果顺利的话,就可以全面启用mutt咯。

Source: http://www.fwolf.com/blog/post/257